一、適時合理修剪
對于已經遭受高溫干旱危害的茶園,對僅成熟葉片表現為焦斑,但頂部枝條仍能生長的茶樹,不需要修剪,應保持樹勢,讓茶樹自行發芽,恢復生長。但對于高溫干旱危害特別嚴重,茶樹蓬面出現大量枯死枝條的茶園,則需及時進行修剪,剪口在枯死處以下1~2cm。
二、耕鋤保水
及時耕鋤不但可以有效地減少土壤水分的直接蒸發散失,而且還可以減少雜草對土壤水分的消耗。耕鋤時間宜在雨后土壤濕潤,表土宜耕的情況下進行,耕鋤時應盡量減少傷害茶樹根系,耕鋤深度宜在8~10cm之間,并在距植株30cm處進行。
三、及時科學施肥
對于受害嚴重的茶園,當高溫干旱解除,雨后土壤潮濕時,應及時科學施肥。受害的投產茶園要增施速效氮肥和鉀肥,畝施15~25kg尿素加適量鉀肥,并采用挖溝—施肥—覆土的施肥方法。此外茶樹因受長時間高溫干旱的影響,樹體生理機能降低,在清晨或下午4時后可于早晚時間用0.3%~0.5%的尿素進行根外追肥,以快速恢復樹勢。同時不采秋茶的茶園秋冬季的基肥應提前施用,有機肥(菜籽餅或者商品有機肥200~300kg/畝)無機肥(復合肥20~30kg/畝)配合開溝施用,施用量可較往年稍高。
四、注意留養秋茶
對于需要采摘秋茶的茶園,高溫干旱災害發生后,要多留少采,并提早封園,使茶樹盡早恢復樹勢,減少對來年春茶產量的影響。
五、注意病蟲害防治
要注意高溫干旱后茶園病蟲害的大暴發,尤其是曾發生較嚴重、蟲卵量大的茶園,要特別注意,若發現其為害,可針對發生的病蟲害選用對應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防治。
六、及時補種茶苗
尤其對于幼齡茶園,如果出現茶苗死亡的情況,應在當年秋冬季及時補種茶苗。對于個別高溫干旱嚴重導致茶苗大量死亡的茶園,應及時深翻土壤,加培客土,根除茶園土壤中的障礙因子后再重新種植新茶苗。
來源: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