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及時修剪,清理受災地塊
高溫干旱結束后,要及時修剪,清除枯死、壞死的藥材植株或枝葉,保留切口成外斜面,以防積水腐爛切口。忌用手強掰、強扯,以便造成二次傷害。死株、枯枝、枯葉運出基地進行集中深埋或銷毀。對于整株死亡的,要將植株根部全部挖出,并在根穴四周撒施生石灰或托布津、多菌靈、甲霜惡霉靈等藥劑進行土壤消毒處理。
二、及時采收
臨近采收期的藥材,如佛手、吳茱萸等藥材,及時采收保產,采后施肥,恢復樹勢。
三、排水通暢
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暴雨前檢查疏通地塊排灌溝渠,確保排水正常。應及時在田塊四周搶挖排水溝(邊溝、橫溝、縱溝),防治干旱后暴雨受災,減輕損失。
四、及時松土
對干旱、澆水等導致土壤板結的土壤,及時松土,提高土壤抗旱保濕的能力,促發新根,恢復生長。
五、及時補肥
下雨旱情緩解后,在清晨或者傍晚及時葉面噴施水溶肥、蕓苔素,促進植株恢復生長。當年已經收獲的藥材,可施用尿素等葉面施肥?;謴蜕L后再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和黃腐酸鉀根部沖施。根據植株長勢,正常補施肥1次。種子類藥材,用0.3~0.5%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施肥。
六、做好病蟲害綠色防控
及時清理落葉及枯枝,合理使用植物源農藥如魚藤酮、苦參堿和礦物油等進行防治,化學農藥要選擇廣譜低毒、高效的內吸性農藥,如吡蟲啉、啶蟲脒、阿維菌素、甲霜·噁霉靈、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嘧菌酯。宜選擇上午8點前、下午6點后施藥防治。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應用殺蟲燈、昆蟲性誘劑、色板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減少農藥施用次數和使用量。施用農藥時,應做好防護,防止中暑及農藥中毒。
七、秋季補植
盡早挖除死亡植株,并晾曬樹盤消毒殺菌。秋季和來年春季,適時補植。
來源: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