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ll id="omuqi"></small>
  • <small id="omuqi"></small>
  • <small id="omuqi"></small>
  • <small id="omuqi"><li id="omuqi"></li></small>
  • <div id="omuqi"><button id="omuqi"></button></div>
    <small id="omuqi"></small><div id="omuqi"><button id="omuqi"></button></div>
  • <div id="omuqi"><s id="omuqi"></s></div>
  • <small id="omuqi"></small><small id="omuqi"><li id="omuqi"></li></small>
  • <div id="omuqi"><xmp id="omuqi">
    鄉村

    “田管家”當家 村民村集體“雙豐收”

    2023-01-31 09:19:20  來源:重慶日報

    春節假期過后,氣溫逐步回升,鄉村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我市各地農民積極開展春耕生產:永川寒瀘村研究村集體股份合作社二次分紅,并安排起接下來的工作;南川大石壩村不斷接到“私人訂制”水稻預訂訂單……這一系列的動作,為今年增收開了好頭。

    1月30日,永川區吉安鎮寒瀘村黨總支、村委會召開春節上班后的第一次村兩委會,研究村集體股份合作社二次分紅問題,決定對以土地入股的村民,按200元每畝標準進行二次分紅,加上年前發放的每畝300元保底分紅,每畝純收益達500元。

    “扣除兩次分紅,村集體還剩38.48萬元!”村黨總支書記謝代國高興地說,去年雖是大旱之年,但村集體通過集中經營稻田576畝,實現了村民與村集體的“雙豐收”。

    實施改造

    “雞窩田”“望天田”變良田

    村集體集中經營稻田,是永川區鄉村振興局和區財政局實施的2022年銜接資金項目,共在該村使用456萬元銜接資金實施優質糧油生產基地建設。建設內容包括完善提灌站、倉儲、烘干等生產設施,推進土地宜機化改造1270畝。該項目于2022年2月啟動,4月完工。

    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土地由小變大、由坡變平、由彎改直,田相連、土相通,各家曾經的“雞窩田”“望天田”變成了不靠天吃飯、適宜農機作業的良田。

    如何種好這些良田?村兩委卻犯了難:按項目要求,只能種植糧油,而種植糧油附加值低,沒有業主愿意來流轉土地實施規?;N植。而交還給各個農戶,不僅不利于農機化作業,不少田地仍會像往年一樣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而撂荒。

    主動作為

    “田管家”統一經營576畝稻田

    在這種情況下,謝代國等黨員干部主動站出來,決定由村集體統一經營其中的576畝稻田。為此,村里專門成立股份制合作社——星宸農副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所涉及的5個村民小組的1100名村民以土地入股。

    為實現水稻生產生態化、優質化,村黨總支實行“田管家”當家負責制:村黨總支書記作為項目“大管家”,對本轄區內項目建設、運營進行管理與指導;村六職干部分片包干,負責若干村民小組,作為項目“中管家”,做好土地整合、栽種、管理、收益核算分配等相關工作;2個村支部書記、5個村民小組組長及部分無職黨員、“土專家”作為項目“小管家”,協助村干部管護組內產業?!按笾行」芗摇睅ь^下地,隨時與鎮、區糧油專業技術人員聯系,精心管護集體產業。

    為避免“吃大鍋飯”,寒瀘村充分平衡村集體與村民的利益分配關系。根據合作社章程,寒瀘村采用經濟收益分小組核算的方式,即村總算、村民小組單獨核算、農戶按股分紅。產業效益好,組員分紅高,產業效益差,組員分紅低,各小組自負盈虧、租金保底,在保障村民利益不受損的同時最大限度調動生產積極性。

    2022年,吉安鎮黨委政府還積極構建鎮域社會化服務體系,實行農業產業鏈條村分工,在金門村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有成套的插秧機、耕種機、收割機、無人機,配套育秧基地、農機服務中心、糧油烘干及倉儲基地,可為全鎮農業活動開展提供社會化服務。當年,寒瀘村通過購買金門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社會化服務,實現了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服務,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的同時人力成本降低一半左右,實現水稻種植節本增效。

    2022年,包括永川在內的渝西地區遭遇大旱之年,但寒瀘村使用銜接資金修繕的農田灌溉設施發揮了大作用,使稻田沒有缺水、沒有減產。

    喜獲“豐收”

    村集體收入增加了4倍

    謝代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22年,576畝稻田共收獲稻谷63萬斤稻谷,平均畝產1100斤,共獲得銷售收入85萬元,加上種糧大戶補貼、一次性種糧補貼,全年共收入100.55萬元??鄢r機服務、農資及人工工資,還剩下67.28萬元,再扣除兩次分紅,村集體還剩38.48萬元,與前年的村集體收入相比增加了4倍。

    入股村民同樣獲益。水口頭村民小組的李玉奎老人家里有5.35畝土地,因其子常年在外打工,過去他都是將土地免費委托給其他村民種植。去年將土地交到合作社后,他沒有出一天工,便分到了1605元保底分紅,加上200元一畝的二次分紅,他總共能分到2675元。

    謝代國在村兩委會上作出安排:一是利用最近返鄉農民還沒進城務工的這段時間,上門了解群眾意愿,進一步增加土地流轉面積,進一步做大糧油基地規模;二是發動黨員群眾開展冬閑田蓄水保水工作,施下有機底肥,為今年再創一個豐收年打下堅實基礎。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欧美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三|无码成人午夜福利久久|天天天天天天干天天天天天日|天天射狠狠的操
  • <small id="omuqi"></small>
  • <small id="omuqi"></small>
  • <small id="omuqi"></small>
  • <small id="omuqi"><li id="omuqi"></li></small>
  • <div id="omuqi"><button id="omuqi"></button></div>
    <small id="omuqi"></small><div id="omuqi"><button id="omuqi"></button></div>
  • <div id="omuqi"><s id="omuqi"></s></div>
  • <small id="omuqi"></small><small id="omuqi"><li id="omuqi"></li></small>
  • <div id="omuqi"><xmp id="omu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