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臺灣農民創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王士照糧食種植家庭農場的晚稻去年底喜獲豐收?!胺N稻用了吾谷合作社提供的肥水,化肥用量減少了2成左右?!鞭r場主王士照告訴記者,他的農場減少化肥用量后,不僅節約了成本,水稻產量和品質也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一畝田產1300斤水稻,比往年足足多了近100斤!水稻品相也好,訂單企業很滿意,一畝地能增收300多元?!痹趶]江縣,和王士照家庭農場一樣的還有很多。截至目前,全縣共計362戶家庭農場在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時使用糞肥。
廬江縣現有262個規模以上養殖場、562個規模以下養殖專業戶,形成了生豬、蛋禽、肉禽、肉羊四個養殖板塊。2020年,全縣畜禽糞污產生總量共計145萬噸。如何消納畜禽糞污?如何將糞污“變廢為寶”?廬江縣在種養循環上下足了功夫,走出了綠色發展增效的新路子。
自2021年起,廬江縣開始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全縣遴選了14家畜禽糞污收集處理社會化服務組織,并與153家各類養殖主體、383個種植主體進行對接,建立種養結合機制,消納畜禽糞污。畜禽糞污經過處理轉化形成糞肥,施用到農作物上,解決了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難題,同時提高了農田耕地質量,減少了化肥施用,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廬江縣根據糞污資源分布和農作物需肥特征,將資源與需求進行整合,劃分片區,實行綠色種養循環網格化管理。在各網格片區內,引導成立糞污處理社會化服務主體,并以糞污處理社會化服務為橋梁,高效對接片區內糞污資源與種植業主體,推進糞污資源就近科學還田利用。
位于泥河鎮竹元村的蔬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種植了200畝特色蔬菜蘆筍,公司負責人夏偉清回憶,過去,他經常跑到外地采購有機肥,路程長、費用高,一年在化肥上支出的費用將近20萬元。
鎮農技人員了解后,為蔬菜公司“牽了線”。禾碩綠色種養循環合作社是當地提供畜禽糞污收集處理與應用的服務組織。起初,禾碩合作社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首次嘗試為蔬菜公司的蘆筍施用沼液。施用后,夏偉清一頭“扎進”了菜地,每天觀察蘆筍的長勢,沒過幾天,他發現蘆筍的莖稈變粗了,長得比以前旺盛了許多。
“沒想到用過沼液的蘆筍產量提高這么多!現在我的蘆筍全都用上了沼液,省了一大筆肥料費用,品質也上去了,蘆筍變脆了,口感越來越好?!毕膫デ逭f道。
截至目前,廬江縣糞肥還田面積達到17.4萬畝,示范區畝均減少化肥用量10%以上,畝均節約化肥投入20元。據統計,通過糞肥施用,廬江縣糧食產量穩中有增,蔬果品質明顯提升,農產品增值20%以上,最高的可達2至3倍。
光是自己“埋頭苦干”遠遠不夠。近年來,廬江縣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建設了30個糞肥還田監測點,跟蹤評價糞肥施用效果,持續優化調整糞肥施用技術。同時,廬江縣依托科研教學單位,開展綠色種養循環技術攻關研究試驗9項,總結提煉了與當地農情相適宜的糞肥還田技術模式。
安徽省農科院土壤研究所承擔了該縣的糞肥檢測、試驗與監測任務?!巴ㄟ^抽檢的糞肥可以看到,糞肥進行了充分的發酵腐熟,質量很安全?!闭n題組李帆博士介紹,“我們經過試驗和監測發現,應用糞肥后,土壤有機質明顯提升,團粒結構也變好了,監測評價顯示,應用糞肥的農產品品質指標都優于單純使用化肥的?!?
近年來,廬江縣高度重視綠色種養循環項目的實施,不斷加大力度推進,將綠色種養循環納入目標考核中。為了讓越來越多的技術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農民,廬江縣還開展信息化監督,通過綠色種養循環監管平臺,實現對糞肥還田應用社會化服務全流程記錄、量化考核和可溯源化監管,堅定了農民使用糞肥的信心。
王士照信心滿滿:“通過糞肥還田的嘗試,我們在種植水稻上有了一些經驗,加上各級專家的指導和政府的支持,我們有信心把小麥種好!”(吳小文 潘志軍 劉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