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2年以來,寧夏靈武市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完善和提檔升級,促進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走進靈武市郝家橋鎮沙江村村民杜月琴的家里,一股暖意撲面而來,屋里的白色暖氣片被擦得一塵不染,屋內放置的溫度計顯示溫度為20℃,杜月琴一家正圍坐在炕頭邊,邊看電視邊說笑,一幅溫馨的畫面呈現在眼前。
“以前用的是鐵爐子,架的是煤,第一臟得很,第二不太暖和,熱的就是一個屋子,晚上火封了以后冷得很,有時候封不好還有煤煙呢?,F在安裝了空氣源電暖氣取暖,很干凈,各個屋里都暖和,并且溫度還可以隨時調節?!倍旁虑傩χf。
去年以來,靈武市按照“政府推動、企業為主、居民可承受”的思路,扎實推進清潔取暖項目實施,在各鄉鎮根據實際需求安裝空氣源泵熱水機、蓄熱式電供暖設備等進行“煤改電”工作,到2024年底,預計實施面積可達264.68萬平方米,解決農村清潔取暖共計26468戶。
杜月琴告訴記者,安裝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實施“煤改電”項目以來,她們徹底告別了過去燒煤倒灰、定時加煤,還存在安全隱患的傳統取暖方式,她打心眼里高興,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安上這個空氣源電暖氣,一天能燒17-18元的電,比燒煤每天能節省2-3元,一個月能節省60-70元,對我們農村人來說還能節省開支,政府為我們辦的這個事太好了?!?
據了解,自實施農村“煤改電”項目以來,靈武市堅持宣傳先行、營造氛圍,將煤改電工程宣傳動員延伸到村組院落、田間地頭,在講清黨的惠民政策的同時,幫助村民算好“發展賬”。
靈武市郝家橋鎮沙江村駐村第一書記黃盛說:“實施‘煤改電’是靈武市委、市政府實施的一項民生工程,沙江村2022年實施煤改電項目251戶,共有兩種改造方式,第一種是太陽能,政府補助一部分,農戶自籌3000元;第二種空氣能供熱是政府補貼后,農戶自籌1500元,供熱面積最高能達到每戶80平方米,群眾的積極性也比較高,也是政府為我們群眾做的一件實事和好事,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基礎設施有保障,農村生活大變樣。對于靈武市郝家橋鎮王家嘴村村民白建忠來說,2022年該村通過積極爭取15萬元項目資金興建的文化長廊、綜合電子圖書館等場地為他在閑暇之余提供了好去處,他為村“兩委”班子豎起了大拇指。
“我們村2022年打造了文化長廊、安裝了體育器材,我們閑的時候和鄰居去文化長廊轉轉,鍛煉身體?,F在文化下鄉節目比較多,我經常和鄰居都去村上的文化大舞臺看節目,生活越來越好了,我們都感覺很幸福?!卑捉ㄖ艺f。
近期召開的靈武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深化高質量發展內涵,這也為今年靈武市全面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靈武市住建局局長李廣說:“這次會議明確了我們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的新路徑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新任務,作為住建局,我們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把大會規劃的藍圖變為‘施工圖’,做肩上有責、心中有民、腳下有泥的實干者,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開展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更新改造,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市?!保◤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