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發展網訊( 記者 方向)在重慶巫溪縣文峰鎮,靠一雙“老布鞋”走出的鄉村振興路,早已在當地傳為佳話。十年時間,從一間小小鞋廠發展至今,年產值突破3100萬,成為全鎮主導產業,不僅解決當地勞動就業300余人,更是為返鄉農民工、脫貧人員、殘疾人員等特殊人群提供就業崗位,成為本地知名的“農民企業”“愛心企業”?!拔业募亦l就是我創辦企業的源頭活水?!焙魏叫瑯I創始人何財明說。
▲巫溪縣文峰鎮何航鞋業創始人何財民 城鄉統籌發展網攝
32歲之前,何財明在江蘇打工,可不管走到哪里,到了冬天農村人穿老布鞋的習慣始終丟不掉。因為是純手工制作且需求量大,當年一雙老布鞋在巫溪,要賣到60元??傻搅私K機械化的生產,鞋子的價格直接攔腰折半。何財明與家人經過對比,發現手工布鞋與機械化生產相差無異,返鄉創業的念頭也在那年埋下了種子。
2013年何財明帶著妻子回到巫溪縣文峰鎮,在自家門面里召集了4名本地會做針線活的農村留守婦女,以小作坊的形式開啟了創業之路,門頭掛了一個用毛筆手寫的招牌,取名“巫溪峰登鞋廠”。
隨著小作坊逐步擴大,何財明又引進別人淘汰的5臺原始電動針車來提高產量,2年時間,巫溪縣許多老布鞋價格,就與江蘇沿海城市保持了一致。
走進巫溪何航鞋業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縫紉機“嗒嗒嗒”響個不停,由于春節過后訂單量高居不下,工人們正不辭辛勞地趕著工。當記者參觀車間時,趕工的一位大姐起身朝著我們微笑。身為老板的何財明一邊打著手語,一邊解釋道:“大姐是聾啞人,我給他介紹介紹你們,讓她不要緊張,安心工作?!?
為何特殊人群占到鞋廠員工的三分之一,其實這個問題的謎底早已放在了謎面上?!拔抑霸谕獯蚬さ臅r候,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人,我也沒覺得什么不好的?!焙呜斆鞲嬖V記者,在外務工的人,常常會被自認為低人一等,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創造價值的可能性,這群人更值得社會的關注和平等對待。如今何航鞋業接納脫貧戶、低保戶、殘疾人、退伍軍人等人群就業,已在文峰鎮口口相傳,用他的話說,“是鄉親們的支持成就了我,沒有他們就沒有鞋廠的今天?!?
▲鞋廠車間的聾啞員工 城鄉統籌發展網攝
2021年,何航鞋業在政府和返鄉大學生的幫助下,開設了電商直播平臺,創下了單天銷售9000多雙老布鞋記錄。何財明驕傲地說,鞋廠能有今天,全靠大家為他出謀劃策,指明未來的方向。
▲巫溪縣文峰鎮企業打開電商直播新篇章 城鄉統籌發展網攝
巫溪縣文峰鎮黨委書記李政洪說,何財明是文峰鎮“新農人”的典型代表,他廠生產的老布鞋,鞋底用“絲瓜絡”作為原材料,村鎮農戶為鞋廠提供原材料,絲瓜種植面積近幾年翻了10倍,帶動了一大批農戶增收致富。何航鞋廠的發展也做到了從“田間”到“車間”再到“直播間”的轉變。
致富不忘鄉鄰,近年來,何航鞋業充分發揮“領頭羊”的作用,通過增鏈、補鏈、強鏈的方式,孵化出了鞋底加工廠、快遞物流等多個企業,讓他們“抱團”發展,不僅減少了中間商的“盤剝”,還讓產品具備了極大的價格優勢。
產業是就業保障,如今,文峰鎮大力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設,現農民工返鄉創業園有入駐企業51家,涉及手工布鞋產銷、家裝建材、快遞物流等多個行業,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506人,年產值6300萬元。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切實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